練馬區位於東京23區的西北側,面積約48.08平方公里。
地形坐落於武藏野台地的緩坡上,石神井川、白子川等水域穿流而過,並且擁有多座大型公園。
雖然距離市中心不遠,卻能享受開闊、舒適的生活環境,是極受家庭族群歡迎的居住區。
1959年開園的石神井公園,以及廣大的光丘公園等「城市綠帶」,讓練馬區自戰後發展為人氣住宅地。
📛 名稱的由來(「練馬」怎麼來的?)
關於地名的起源有多種說法:
使用關東紅土而產生的「練土場」說
因沼澤地眾多而稱為「根沼」說
奈良時代驛站「乘潴(のりぬま)」音變而來說
為訓練馬匹的場所「練馬」說
雖然沒有定論,但皆反映出土地與土壤、水域、馬匹之間的深厚關聯。
📜 歷史簡述
🏯 中世時代
豐島氏在此築起石神井城,1477年在與太田道灌的戰鬥中落城。
如今仍可看到土壘、空壕等遺跡,被指定為東京都史跡。
🌱 江戶~近代
這裡曾是江戶近郊的農村,其中「練馬蘿蔔」是極具代表性的農產。
🏙 1947年(昭和22年)
練馬自板橋區分離,成為第23個特別區,並快速進入都市化。
🌏 戰後~現代
光丘地區曾作為美軍家屬住宅「Grant Heights」使用,1973年全面返還。
之後整建為光丘團地與光丘公園,形成今日的廣闊住宅區景觀。
🚆 交通與可達性
🚇 鐵路
西武池袋線、豐島線、新宿線,東京Metro有樂町線、副都心線,東武東上線,都營大江戶線等,多達「相當於8條路線」可利用。
透過副都心線可直通澀谷、橫濱,前往池袋、新宿也十分便利。
大江戶線從光丘站起點,提升區內移動性。
🚗 道路網
關越自動車道起點練馬IC、外環道與關越道交會的大泉JCT皆位於區內。
無論市內或跨區移動,開車都十分順暢。
🏞 街區特色與代表景點
🌸 石神井公園周邊
擁有自然林與兩座大池(石神井池、三寶寺池),是城市中的綠色療癒空間。
春賞櫻、夏看綠意,是散步與觀鳥的好地方。
🌆 光丘地區
美軍基地返還後重新開發的「新市鎮」。
光丘公園、住宅區、購物設施規劃完善,街道寬敞、生活舒適。
🎬 大泉學園・動畫文化發源地
手塚治虫的蟲製作公司、東映動畫等皆在此留下深厚足跡,被稱為「日本動畫發祥地」。
車站前的「大泉動畫通」設有小飛俠阿童木、梅德爾與鐵郎、矢吹丈、拉姆等角色雕像,是訪客必拍景點。
東映動畫博物館也是熱門參觀地。
🎡 原「豐島園」園區
老字號遊樂園於2020年關園後,2023年迎來「華納兄弟哈利波特影城東京」開幕。
可體驗電影製作幕後的全新觀光亮點,吸引大量國內外旅客。
🏠 生活與房產亮點
🌿 公園數量位居23區前列
全區約有690處公園與綠地,散步、玩耍、親子活動非常便利。
是家庭族群高度評價的居住區原因之一。
😌 「寧靜」與「行動力」兼具
車站周邊商業機能集中,再往外便是安靜的低層住宅區。
搭乘電車即可一班抵達池袋、新宿、澀谷,也能順暢直通橫濱,日常通勤非常省時。
🏡 區域個性介紹
🌳 石神井公園~上石神井
綠意與水域環繞的高質感住宅地,居住滿意度與資產性皆高。
🎬 大泉學園
安靜的住宅區融合動畫文化與購物設施。
靠近外環與關越,開車族也非常方便。
🏙 練馬(區公所周邊)
商店街活躍、生活機能強,結合交通樞紐與住宅氛圍的便利地區。
🌿 光丘
規劃完善的街道、大型公園與住宅群,街景開放、舒適,深受家庭喜愛。
🕰 更深入的歷史漫步
🏯 石神井城遺址
漫步在土壘與空壕之間,彷彿回到戰國時代的舞台。
🏘 光丘與Grant Heights 記憶
從美軍住宅到返還,再到團地與公園的建設,象徵戰後東京都市發展的重要過程。
📌 一句話總結
「直通都心的便利性」×「動畫與公園之城」×「安靜宜居的住宅環境」
練馬區是一座同時擁有生活滿意度與未來發展性的城西主力居住區。